哈仙島漁民走出海島,
央視舞臺響起“長海號子”
長海縣宣傳部 李正元
(
大連海島旅游網消息)近日,來自長海縣哈仙村的劉家文化大院被“幸福”擊中,登上CCTV3 央視綜藝頻道《向幸福出發》舞臺。在節目里不但介紹長海民俗特產,還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“長海號子”帶上央視舞臺。鏗鏘有力的號子聲,唱出了長海人意氣風發闖大洋的雄心壯志,也向全國觀眾展現這個迷人黃海小城自己的文化自信。
在長海文化強縣戰略和文化提升工程的帶動下,哈仙村劉家文化大院,成為了長海家喻戶曉的民間文藝團體,這支由劉氏本家族成員組成的文藝隊伍,發展成四代同堂,擁有30多名骨干成員的專業演出隊。作品里突出表現的漁家文化特色,在省、市表演的舞臺上受到廣泛關注。尤其劉家文化大院接起傳承長海號子的接力棒后,“長海號子”和“劉家文化大院”二者的相互成全,又賦予了長海這兩大文化品牌新的活力。
長海號子是漁家人與大海抗爭的一種吶喊。早在六千年前,勤勞的長海人就在遼東半島東側的黃海上生息勞作。祖祖輩輩與風浪搏斗,這種特殊的工作環境下,人們常以簡練的呼喊詞一人領頭喊眾人后面和的方式,來激勵大家斗志,勁兒往一處使。喊號子的節奏明快,曲調熱情奔放,長海人平日里也喜歡即興添詞用來抒發情感,漸漸地長海號子應運而生。它唱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,通過一代代勤勞的長海人口耳相傳至今,源源不斷地為長海人提供豐富的精神動力。機械化生產的普及后,海上生產的號子聲漸漸消失在歷史的漩渦。但在長海人心中,它早已超越號子本身,成為祖輩闖海人搏擊風浪,敢為人先的精神象征。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長海文化強縣戰略的守護下,成功被國家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。通過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、搶救珍貴歷史資料、長海號子進校園、建設保護傳承長海號子基地等舉措,僅在人口不足三萬人的
大長山島鎮,發展成有劉家文化大院、金秋藝術團、大海合唱團、漁家嫂文化藝術團4個活躍的民間文藝團體,在他們的帶動下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海島文化事業。目前,海島活躍的文藝愛好者達兩千余人。長海號子也從大海的抗爭里轉戰到更廣闊的精神舞臺,而這一次,它將永不謝幕!
長海號子作為文化遺產,不僅彰顯了長海的文化自信,更構筑了長海力量——來自血液里流淌祖輩闖海人無畏風浪的精神,它是人們世世代代的精神指引。長海人將延續著祖輩們的傳統,以心為帆,繼續喊著長海號子向幸福出發。
哈仙島旅游,哈仙島度假村,哈仙島漁家
哈仙島漁民走出海島,
央視舞臺響起“長海號子”